公益慈善安踏范本:善心、耐心和恒心
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
第十二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現場,安踏集團執行董事兼聯席CEO吳永華領獎
9月5日,第十二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作為中國公益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備受矚目。安踏集團首次榮獲“捐贈企業獎”,這意味著,安踏多年來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獲得國家高度肯定。
安踏集團執行董事兼聯席CEO吳永華作為企業代表在頒獎現場致辭。吳永華表示,“中華慈善獎不僅是對安踏集團的褒獎,也是對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慈善公益事業的極大鼓勵,這既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相信,慈善事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愿用溫暖有愛的力量,倡導更多的社會同行者,用愛心與善行回饋社會,與社會共生,讓人們生活得更加美好。”
近年來,我國民營企業參與公益慈善兼具傳統與創新雙重特征,一方面折射出道德文化持久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中國現代企業家的視野、遠見和實干熱情,源源不斷注入其愛心善舉中,為我國現代公益慈善事業注入了堅實與活力。從安踏多年來的企業公益實踐,我們可窺見一斑。
“與社會共生”的中國企業公益新樣本
位于我國福建省東南沿海的晉江市,是國內最大的鞋材和配件集散中心之一,有著“鞋都”的美譽。1991年,“安心創業,踏實做人”的安踏在這里誕生。
三十年間,國人見證了一家中國企業在全球大市場中角逐的決心和步伐。安踏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區性運動鞋生產型企業,發展成為一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化公司,如今已是年營收536.5億元,成為中國最大、全球排名第三的體育用品集團,受到來自世界各地冠軍運動員的青睞,在最高競技場上展示中國科技創新力量,與國際體育用品巨頭扳手腕。安踏在全產業鏈上下游的全面布局、用創新技術不斷拓展邊界,為近三十年我國體育事業壯麗篇章書寫了濃重一筆。安踏集團提出,到2030年,在自主創新研發上的累計投入將超過200億元。
編制產業版圖的同時,安踏也常常思考如何更好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創造社會價值。為此,安踏不僅致力于推動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更不斷關注、支持、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心系社會與環境重大議題,并始終堅持將可持續發展貫穿于企業活動及決策制定中。自創始以來,安踏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長期投入大量資金、裝備和人員用于社會公益事業的開展。2007年至2023年,安踏在公益慈善事業的投入累計超過22億元。
2021年,在安踏集團三十周年慶典活動上,安踏宣布了“創造共生價值”的未來價值新主張,“三十而立”的安踏提到在通向全球化道路的過程中,要完成的諸多社會責任使命,也成為安踏的未來商業準則。
沉下心來,歷數安踏多年來的企業社會責任之路,我們能讀出更多的,是這家企業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不斷投入篤定付出耐心,通過專業的項目設計與落地,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積極求解社會關切的堅實腳步。
一個企業公民的長期主義試煉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體育工作,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謀劃、推動體育事業改革發展,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任務,通過體育教育扶貧模式提升青少年的體育素養、文化素養和健康素養成為國家扶貧戰略的重要抓手。
作為中國體育產業的一份子,“青少年體育公益”始終是安踏在公益上的關注重點。為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憑借自身體育資源生態優勢,2017年,安踏集團發起“茁壯成長公益計劃”,通過這項長期的項目計劃,聚焦青少年體育公益,通過捐贈運動裝備、研發專業體育課程、捐建運動場、捐建夢想中心、舉辦運動營、建立希望班等系列舉措,為鄉村青少年提供和改善健康體育運動的環境和條件,讓他們享受運動的快樂。在設計和執行的過程中,收集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反饋并形成階段性調研報告,根據受助人的需求不斷對項目做出調整和迭代,是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遵循的根本邏輯。
“不是說我們想做什么,而是看孩子們需要什么,學校需要什么,當地的體育教育需要什么。”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表示。計劃實施6年來,累計投入超過8.3億元,惠及31個省份近15000所學校、超576萬名青少年,形成了青少年體育公益“安踏樣本”。
同時,安踏選擇了以“企業+基金會”的形式作為今后長期投身公益慈善事業的平臺與抓手。2021年12月,在集團成立30周年之際,安踏集團創始人家族宣布捐資100億元成立和敏基金會。基金會秉承安踏集團榮譽董事長丁和木樂善好義、扶危濟困、回饋社會的感恩理念,致力于公共衛生、體育教育、鄉村振興、環境保護、社區可持續發展等領域,也是安踏集團實踐新十年價值主張“創造共生價值”,打造“共生型組織”。
其中,為響應國家“十四五”時期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布局,和敏基金會出資20億元捐建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福建和敏醫院),目前該醫院正在晉江緊鑼密鼓地建設中,有望建成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提升福建乃至周邊省份的醫療服務能力。從去年開始,和敏基金會計劃五年內投入1億元,開展“和敏助學”與“和敏健康”援助兩個公益項目,已幫助來自困難家庭的750名準大學生及300名患病群眾。
此外,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后,安踏集團捐贈款物7500多萬元,支持湖北、福建、吉林等地抗擊疫情;2021年以來,安踏集團累計捐贈1億元現金和物資,助力京津冀、河南、山西、福建等地受災地區緊急救援和災后重建工作,扶危濟困。
目前,安踏集團已經搭建出“集團+基金會”雙平臺的企業公益體系,建立“五個一”企業社會責任整體框架:即一項醫療援助計劃、一項助力中國體育計劃、一項體育教育公益計劃、一項生態保護計劃和一項扶危濟困計劃,用科學化、專業化、系統化的手段,以“體育賦能、健康中國”為核心目標回饋社會,助力美好生活的實現。
中國式現代公益慈善的傳統與創新
安踏的公益精神根脈就在身為集團創始人之一的榮譽董事長丁和木,從企業創始之初,他就為安踏鋪設了良好的公益基礎。多年以來,他信奉的“不忘初心,回饋社會”商業價值和公益精神在安踏內部薪火相傳。
2009年,晉江市人民政府授予丁和木家族“慈善世家”稱號;同年,丁和木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2012年4月,榮膺第七屆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個人”獎,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丁和木在頒獎典禮上表示,“財富是無法衡量的,只要能滿足吃、住、行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這時候我們更希望盡自己微薄之力來做慈善,回報社會”。據悉,日前丁和木又榮獲了首屆“福建慈善獎”愛心楷模獎。老先生的辦公室掛著一幅大大的“善”字,下面寫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是為縮影。
黨的二十大提出“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的明確要求,這一明確信號提振了參與公益慈善的企業和有公益慈善意愿的企業家的信心。我國閩南地區歷來注重家教和門風,從古至今,留下了許多感人的家風故事,而家族慈善是當地非常重要的文化傳統,也是當地社會的普遍共識。近年來,在晉江一帶,以安踏集團為典型的企業、企業家參與公益慈善早已蔚然成風,是這座城市的溫度與標簽。而在當地省市民政部門的指導、推動下,晉江的企業家群體早已形成集體行善“晉江現象”,“達則兼濟天下”的基因深深融入血脈,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在企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企業家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規模化、制度化、專業化地投入,有溫度地增長,安踏實踐是一個頗具中國特色和魅力的企業公益范本。基于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厚植基礎,慈善事業的創新豐富實踐,中國企業家正逐步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之路:一顆善心,樸素、長期、堅實、專注。(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