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高校基金會與其他社會公益力量協作,助力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教育強國建設進程的加快,我國高等教育公益慈善事業蓬勃發展。高校基金會,特別是雙一流高校基金會在服務本校的同時,面向社會公益領域也投放了部分捐贈資源,在扶貧濟困、助學助教、突發事件應對等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部分高校基金會還積極開拓外部公益資源,與不同領域、不同區域、不同場景的社會公益力量開展多維度協作,通過資源協同放大了公益力量,不斷探索公益資源倍增機制。
當前,我國公益慈善發展遇到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的總體要求,也給高校基金會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既往雙向協作探索的基本上,如何進一步加強高校基金會與其他社會公益力量的協同與協作,打通協作堵點,暢通合作通路,值得進行更深層次的戰略性思考。
下一步,應搭建更多的交流與對話平臺,觸動、激活更多的潛在公益資源,實現公益協作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我國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具體的戰略協作可探索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
一是促進資源協作。盡管行業發展迄今僅有三十年歷史,但我國高校基金會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是一支重要的新興公益力量。高質量開展公益項目,并不僅僅需要資金資源,學術資源、人才資源、平臺資源、傳播資源,都是高校基金會具備的,能夠通過公益協作發揮重要作用的戰略資源,這也是高校基金會公益價值有待被進一步挖掘的重要方面。下一步應充分發揮高校校友群體分布面廣、資源集聚能力強的組織優勢,柔性發掘高校基金會自身蘊含的巨大潛力,構建新型公益合作模式。
二是推動項目協作。公益項目是基礎,也是公益體系發揮作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校基金會與央企、民營企業等社會公益機構進行協作,應以打造特色公益項目為突破口,立足滿足更多人群的公益需要,不斷創造新公益的有效供給,圍繞校園生物多樣性保護、在校生志愿精神與公益理念培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同、大學生就業、海外人員引進、新質生產力等重點議題,推出更多符合在校生、年輕校友等人群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公益項目。
三是探索人員協作。推動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根本靠人才。針對當前公益機構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可在高校基金會與其他社會組織協作過程中,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問題,通過臨時性專班、工作組等形式,共同推進某項具體工作。同時,針對相對穩定的某項中長期工作,也可嘗試相互派駐工作人員,交叉任職的方式開展工作,加深相互了解,增進彼此共識,目前部分高校基金會已在這一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此外,在志愿者培育方面,高校基金會依托高校,在志愿者供給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建立志愿者協作機制,擴大志愿者群體規模,提高校園“Z世代”公益活動參與程度。
四是實施品牌協作。長期以來,包括高校基金會在內,我國的公益機構在傳播與品牌打造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在互聯網條件下,高校不僅是開展校園公益項目的主力軍、校園公益文化的策源地,同時也能夠在打造公益品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應適度借鑒商業領域品牌傳播策劃經驗,與互聯網企業發起的基金會充分聯動,依托校園公益場景打造特色品牌項目,擴大公益項目流量池,提高公益機構美譽度。
無協作,不公益。當前,隨著公益慈善領域內外部環境的持續變化,對包括高校基金會在內的公益機構而言,都不存在所謂的“潑天富貴”。同時,目前局部式、片段式的探索也相繼進入了瓶頸期,只有通過持續的公益協作,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推進公益事業,推動各領域各方面的公益資源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才能適應新的發展環境。高校基金會作為非傳統公益力量的典型代表,運營規范意識強,人員整體素質高,是值得信賴的公益伙伴。打通不同公益品類的壁壘,調動高校基金會參與積極性,對用好公益資源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機構已經在加強高校基金會與其他基金會交流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如今年舉辦的第六屆“雙一流”高校基金會創新發展論壇,就首次設置校園公益項目展示交流環節,旨在搭建社會基金會與高校基金會交流平臺,探討更多合作前景,促進整個基金會行業的高質量韌性發展。下一步,應按照系統集成的思路加強高校基金會的公益協作,構建常態化對話交流機制,提升公益慈善的整體效能,進一步拓展“新公益”空間,助力我國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作者:楊維東,華北電力大學世界一流大學教育基金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