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云鶴龍街: 打造“1+6+N”基層社會治理實踐樣本
近日,廣州市白云區鶴龍街道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獲評2023年度廣東省“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先進典型。
據悉,全面開展“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一個重要環節。近年來,鶴龍街持續深化“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投、力量下沉,不斷夯實基層治理基礎。自2019年起,該街全面推行網格實體化運作,目前全街共劃分63個綜合網格,形成1個網格中心+11個片區工作站+63個綜合網格的管理架構。
打造高效治理中樞
強化指揮調度
為提升鎮街綜治中心效能,實現“一個中心保平安”,鶴龍街持續推進街道綜治中心規范化實體化運作,建立“綜治中心+網格化+最小應急單元+智能化”工作體系,以網格管理工作室為陣地,落實網格“十有”規范化建設,配備展示大屏等指揮調度設備,落實網格展示圖、領導架構、工作隊伍等宣傳上墻,打造集指揮調度、力量下沉、宣傳展示、協商議事等功能的實體化平臺,推進綜合網格與綜治中心一體對接。
建立網格事件分級分類管理制度,一般事件“即采即辦”,由網格員當場處置;專業事件“采辦分離”,通過網格化平臺流轉至職能部門處置;應急事件“即采即辦”和“采辦分離”相結合,網格員遇到突發事件時,立即上報值班領導,由值班領導統籌轄內各種力量第一時間到現場處置,提升網格事件處置效率和應急效能。
據統計,2023年,該街共流轉處置網格事件7989件,辦結率達99.97%。
落實矛盾糾紛預防
突出源頭治理
為切實增強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能力,鶴龍街依托綜合網格“前哨陣地”,精準“定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刑滿釋放人員等重點人群,推動重點人員實現“進網”服務、“落格”管理,由網格員配合社區民警、社區居委、精防醫生等力量定期上門走訪核查。
同時,通過“線下巡查發現+線上交流求助”等方式收集打撈網格內矛盾糾紛“弱信號”,有效排查涉租賃、家庭、情感、勞資等矛盾糾紛,第一時間爭取在網格內協調化解,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努力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整合條塊資源隊伍
密切協同聯動
依托“1+6+N”工作體系,發揮鶴龍街綜治中心樞紐平臺作用,加強社會治理資源整合,落實矛盾糾紛“誰主管、誰負責”,凝聚起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強大合力。
聯動公安、法院、司法、市場監管等部門基層治理資源,通過按需入駐的方式進駐街綜治中心,接受綜治中心調度管理,同時整合鶴龍街綜合保障中心、綜合服務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心理服務站、婦聯等部門力量,形成共融共治、聯防聯調機制,共同做好平安建設工作。
構建1個網格中心+11個片區工作站+63個綜合網格的管理架構,實行領導干部掛片責任制,由街黨工委書記任總網格長,街處級以上領導分別掛片11個社區,在編干部、黨員按照每人一格包聯網格,層層壓實網格治理責任,實現網格精細化管理。
2023年,該街聯動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區司法局等部門開展普法宣傳活動24場。
調動多元社會力量
凝聚共治合力
做強“1+1+5+N”網格服務管理團隊(1名網格長+1名專職網格員+網格“五長”+N名志愿力量),目前鶴龍街共組建網格長隊伍11名、專職網格員63名、網格“五長”315名、志愿者1.47萬名,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增效。
一方面,由村(居)兩委干部擔任網格長,負責日常統籌協調片區內的多個綜合網格,實行一名網格長對多名網格員的組團協作模式。
另一方面,按“一格一員”標準,配齊63名專職網格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常態化深入基層巡查走訪,落實對所有人、所有屋、所有事“三清”責任。在每個網格設置網格便民聯系點,安排網格員每周駐點服務,廣泛收集社情民意。
實行網格“五長”(黨小組長、議事長、監事長、警長、樓棟長)微治理,建立協商共議機制,共同研究解決轄內群眾關心關切問題,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此外,廣泛吸納網格內企事業單位黨員、流動人員、出租屋房東、“廣州街坊”、物業工作人員、社區保安、快遞小哥、樓棟長、離退休人員等力量參與網格化工作,充實網格工作力量。2023年共協調化解矛盾糾紛900余宗,推動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組建847個網格微信服務群,覆蓋全街54.21%的人口,邀請家庭醫生、法律顧問、社區民警、法官、檢察官等服務力量進群,在群內亮身份,開展宣傳動員,提供便民服務,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據《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