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團隊從七人發展到兩千多人
胡偉在服務老人
上周我們去游玩,把導游發展成了志愿者。”在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時光益站聯合會的辦公室里,會長胡偉熱情洋溢,話語很有感染力,“走到哪里就把志愿服務的接力棒傳到哪里。”
2021年,時光益站聯合會成立。胡偉說:“我們想為養老服務探索一種新可能,打造一個愛心互助式公益組織,采取低齡存時間、高齡換服務的模式,實現互助養老的跨時空交換。”3年來,胡偉帶領時光益站逐漸壯大:志愿者從7人發展到超2000人,從3個社區試點擴展到48個社區。截至目前,時光益站共開展志愿服務超過1萬次,服務總時長累計超2萬小時。
3年前,胡偉是企業高管,也是高級心理咨詢師。那時他利用業余時間做公益。“我的愛好就是幫助別人,區里找我做時光益站,我知道實現理想的機會來了。”胡偉說。
令胡偉沒想到的是,很多老人明確拒絕志愿服務活動。“為老人服務是好事,為什么老人會如此抵觸?”胡偉帶著疑惑給老人們打電話,一個接一個打,一家接一家問。
在胡偉的堅持下,老人們道出原因:志愿者來家里只閑聊,還把地板踩臟了;志愿者用掃把清理天花板的蜘蛛網,結果天花板黑了一大塊;服務不要錢,怕是騙人的……這些反饋讓胡偉意識到公益養老服務需要提升專業化、規范化水平,打響品牌。
為了提升服務專業度,胡偉自掏腰包購買了掃把、鞋套、抹布等家政用品,讓志愿者在入戶服務時使用;組織志愿者參加專業居家養老護理服務技能培訓,持證上崗;將服務流程標準化: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先用掃帚,后用拖把……“大家一起商量制定了服務細則,現在每個志愿者都能做到。”胡偉說。
在87歲的周奶奶眼里,胡偉是真把老人當家人,“我生活自理有點困難,好幾年沒剪過腳指甲,趾甲嵌進了肉里,腳趾也變形了,35碼的腳只能穿42碼的大鞋。小胡本來不知道,說要給我買鞋穿,看到了我的腳后,他二話不說就和志愿者給我修剪趾甲,足足剪了4個多小時,他們比親人還親。”說到動情處,老人流下了眼淚。
“理發、剪腳指甲這些我們看來很簡單的小事,對一些老人而言卻是難事。看到這些孤獨的老人,我心里很酸楚。”胡偉說,后來越來越多人認可時光益站,老人們紛紛下訂單,不少公安干警、公務員、老干部、企業職工、在校學生也加入志愿隊伍。
“志愿服務既是幫助別人,也是實現自我。”胡偉不僅對公益事業有熱情,還有方法,以豐富的組織管理經驗讓時光益站擁有了強凝聚力和高效率。
老人們的需求各不相同,志愿服務隊不斷拓展服務種類。會不會修水管、做艾灸,能不能找到走失的老人……胡偉根據志愿者不同的特長和職業,為他們選擇適合的服務,還不斷組織技能培訓,設置了17支特色服務隊:南丁格爾服務隊、外賣小哥服務隊、縫縫補補服務隊、水電維修服務隊等。
這些年,胡偉帶著志愿者到區消防救援大隊、衛生健康委等部門交流學習,志愿者們學到了不少專業知識,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消防員、醫務工作者自愿加入志愿者隊伍。志愿服務的理念被傳遞到了城市的各個角落。
以前需要服務的76歲退休藝術老師林爺爺受到胡偉的感染,從被服務對象變成了志愿者。林爺爺說:“我別的不會,但會寫劇本、寫快板,可以成立文藝隊排節目。”
“很多人都有向善助人的心。”胡偉說,“時光益站給他們提供了平臺。”
收到快遞,又是一面錦旗,這已經是時光益站聯合會收到的第五十二面錦旗。“這是我們在零下5攝氏度的晚上幫忙找到走失老人后收到的,這面是去醫院照顧獨居老人……”每面錦旗背后的故事,胡偉都如數家珍,這些錦旗不僅是溫暖的肯定,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據《人民日報》)